秧歌的來歷 或者是關于他的資料
發布日期:2019-10-11 作者: 點擊:
秧歌的起源,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爭。民族高蹺秧歌
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Z后,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中國廣泛流傳且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主要在傳統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于廣場表演。這個舞蹈與農業勞動密切相關。由勞動的步法,作為舞蹈步法的基礎,在藝術上加工,并且使群眾的隊舞整齊化,形成了完整的秧歌舞,其后逐漸成為祝賀性、娛樂性的新年社火隊舞,表演內容多為中國民間故事,神話傳說。
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