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傳承意義
發布日期:2019-07-28 作者: 點擊:
海城高蹺秧歌不僅在當地,而且在國內外都有廣泛影響。1988年它在全國廣場民間舞蹈大賽中一舉奪冠,1997年以來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盛大演出,其表演獨樹一幟,顯示出東北地區高蹺秧歌的特色。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上曾輝煌一時,并一直在民間傳承不絕。但是由于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后繼乏人,目前其表演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高蹺舞蹈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海城高蹺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政府關注
2015年9月20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海城高蹺專家研討會在海城市召開。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局的相關領導及海城高蹺的傳承人與專家就海城高蹺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與會專家和領導首先在山西會館門前觀看了海城高蹺的精彩表演,隨后來到山西會館海城高蹺展廳,詳細了解海城高蹺近年來的傳承保護情況。
在研討會上,海城高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邢傳佩介紹了近年來項目傳承保護現狀。海城高蹺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其風格熱情似火的、歡快潑辣,展現了黑土地獨有的風情。在第五代傳承人邢傳佩、楊敏的帶領下,近年來海城高蹺得以發揚光大,參加國內外重大節日的慶?;顒?,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海城高蹺。與會專家就海城高蹺的挖掘、整理、傳承、保護等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合理化建議。 [1]
民間演出
海城高蹺作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參加央視國際頻道“中華文化傳承人大會”,將于16日晚7點在央視國際頻道播出。
海城高蹺此次受邀參加“中華文化傳承人大會”,20余人的團隊共表演了長達5分鐘的節目,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的演員們將精彩的絕活兒一一進行展示,同時融入了現代時尚的舞蹈元素,讓人耳目一新。此期節目將于16日晚7點播出,21日早9點重播。據了解,海城高蹺秧歌目前是我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的團長邢傳佩和編導楊敏都是海城高蹺秧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目前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共有隊員70余人,每年演出上百場。